2021年8月19日,重庆大学牵头、潘复生院士负责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课题绩效评价会顺利召开。会议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教授担任课题绩效评价组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牟小云副局长和重庆大学明炬副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朱才朝院长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本项目重点针对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开展工作,以解决高端镁合金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导向。项目下设五个课题,分别由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负责。经过5年的工作,各课题组已全面完成了课题任务目标,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按照科技部要求,课题绩效评价组由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院士、中南大学周科朝教授,昆明贵金属研究所陈家林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王同敏教授,四川大学刘颖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崔洪芝教授,山东大学刘相法教授和天津大学邓意达教授等9人组成,李贺军院士担任组长。自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等课题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重庆大学明炬副校长首先代表会议组织单位致欢迎辞,对参加课题绩效评价会的领导和专家们表示感谢。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牟小云副局长介绍了重庆市科技创新举措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基本情况,希望课题组以本次评价会为契机,进一步凝炼成果,找出问题和不足。潘复生院士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与意义、项目研究团队、各课题执行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北京工业大学杜文博教授、重庆大学王敬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董杰教授、东北大学乐启炽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院生研究员分别代表五个课题组,从课题背景及意义、课题研究任务、目标及指标完成情况、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效益、经费使用情况和课题组织管理情况等方面向专家组进行课题综合绩效评价汇报。专家听取了各课题组的汇报后,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并对各课题完成情况进行了总体评议及评分。专家组一致认为各课题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要求,成果突出,成效显著。专家组对课题绩效评价资料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对课题单位将来进一步的研发工作提出了新期望。
最后,项目负责人潘复生院士进行总结发言,对专家组的工作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后续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各课题组按照专家组要求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和项目绩效评价材料,并希望各课题参与单位继续团结合作,进一步推进镁合金的研发和应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于2016年7月获批立项,由重庆大学牵头负责,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等共同参加。通过五年实施,项目揭示了镁合金新型强韧化协同调控机理,发展了新型强化相设计理论及大体积熔体纯净化理论,阐明了超高强/大规格合金流变行为和变形机制,揭示了残余应力形成与分布规律;形成了高合金高纯铸锭坯、高强韧型材和锻件、高精度板带卷材、变形材应力消减和表面防护等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材制备加工与应用的一批关键技术;项目成果实现了在重点产业和重大工程上的应用示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为我国镁产业升级和行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线下会场
明炬副校长、牟小云副局长及潘复生院士致辞
参与本项目的重庆大学国家镁中心研究人员合影